推荐阅读

    百色学院2018年人才需求公告(第三轮)

    发布时间:编辑:东华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浏览次数:loading...

    根据《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的通知》(桂人社发〔2011〕15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具体事项如下:

    一、招聘岗位及数量

    2018年公开招聘教职工143人,其中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100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43人;其中教学岗位119人,行政岗位24人(具体详见附件)。

    二、招聘人员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具有良好的品行;

    (三)具有岗位所需要的学历、学位、专业和技能;

    (四)具有全日制本科以上文化程度;

    (五)适应岗位要求的身体条件;

    (六)招聘岗位所规定的其他条件。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或者曾被开除公职的;在各级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招考中被认定有舞弊等严重违反录用纪律行为的;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被辞退未满5年的;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教师的其他情形,不得应聘。

    三、提交应聘材料时间、方式及面试时间

    应聘人员从即日起至2018年9月26日前将应聘材料的电子版以附件形式发送至对应的需求单位电子邮箱(具体邮箱地址详见需求计划表)后再将个人简历发送至:bsxy2821509@163.com。面试时间初步预定于2018年10月中下旬,如有变动,另行通知。具体面试日期请及时关注百色学院网站主页(www.bsuc.cn)的“通知公告栏”。

    (注:博士研究生或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的应聘时间不受限,由需求单位灵活安排面试)

    (注:1.应聘人员只能报一个岗位,不能同时报两个及以上岗位;2.应聘材料以压缩包的形式发送到对应的需求单位邮箱,压缩包命名为:姓名+应聘单位+应聘岗位+中国博士人才网。)

    四、需提交应聘材料

    (一)个人简历(含工作简介和学习履历,学习履历从高中开始)。属已婚人士则须附配偶、子女等家庭基本情况。

    (二)《百色学院公开招聘名册表》、《百色学院公开招聘应聘意向书》和《百色学院岗位应聘报名表》(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下人员填写)。

    (三)《百色学院引进人才名册表》、《百色学院公开招聘应聘意向书》、《百色学院岗位应聘报名表》、《百色市人才引进申报表》和《百色学院引进人才家庭情况登记表》(博士研究生或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填写)。

    (四)个人学历证明材料及其他自荐材料。包括身份证(正反面)复印件,(专科或本科、硕士、博士)学历、学位证书及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未取得毕业证、学位证的博士应届毕业生可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或网上查询证明等复印件,各类资格或职称证书复印件,获得成果相关证明,以及在校期间学习表现、社会实践、获奖情况,发表的主要论文、论著,参与或完成的科研项目的材料等。(注:应届毕业生还须提供就读学校的就业推荐书)

    (五)具有国外学历学位的应聘人员需提供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提供的的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扫描件。

    五、聘用程序

    招聘形式为资格审查、面试和组织考察。

    (一)资格审查。根据任职资格及要求,由学校人事处及需求单位负责对应聘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按1:3比例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名单。面试人员名单、面试时间、地点将于2018年10月中下旬在百色学院网站上公布。

    (二)面试。

    1.教学岗位的面试内容包括试教、答辩两部分。

    (1)试教。“试教”的内容为应聘人员应聘岗位及学科专业相关知识,由考生根据应聘岗位并结合本人的专业自行准备。主要考察应聘人员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试教时间15分钟(可带教案),试教以传统板书形式进行,不使用ppt。

    (2)答辩。“答辩”为应聘人员针对考官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职动机匹配性、举止仪表等。答辩时间5分钟。

    2.非教学岗位的面试形式为答辩。直接进入答辩环节,不需要试教。“答辩”为应聘人员针对考官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主要考察应聘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情绪控制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求职动机匹配性、举止仪表等。答辩时间10分钟。

    特别说明:面试前,因工作岗位性质需要进行专业测试的,由需求单位自行组织入围面试的考生进行专业测试。考生总成绩为专业测试成绩和面试成绩的总和。

    (注:博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的面试形式按需求单位要求进行)

    (三)组织考察。学校根据《教师法》、《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法规的要求,全面了解考察对象的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能力素质、遵纪守法、工作或学习表现以及应聘资格条件的真实性等情况。若发现考生所提交的学历学位等材料存在弄虚作假,则一律取消其聘用资格。

    (四)体检。原则上按总成绩高低顺序及招聘职位1∶1的比例确定参加体检人员名单。

    (五)审批。考察合格者经学校招聘工作领导小组审议确定为拟聘人员。

    (注:博士研究生或具有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的面试考核由需求单位具体负责)

    六、公示和聘用

    拟聘用人员名单将在我校网页上公示,公示时间为7个工作日。公示期满后,没有问题或者反映的问题不影响录用的,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录用的问题并查有实据的,不予聘用;对反映的问题一时难以查实的,待查实并做出结论后再决定是否聘用。对拟聘人员有异议的,将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复查。公示期结束后,对无异议的应聘者办理聘用手续。

    七、招聘岗位及待遇

    本次招聘的受聘人员在聘期间,享受本校同类人员同等待遇,具体办法按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八、其他

    人才引进有关优惠政策请咨询人事处,联系人及咨询电话:韦老师  0776-2821509。 

    附件:

    1.《百色学院2018年人才需求计划汇总表.html》

    百色学院2018年人才需求计划表(二级学院)

    序号

    需求单位

    学位或职称

    人数

      所需人才专业要求

    性别要求

    政治面貌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备注

    1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4

    金属材料类各专业

    不限

    不限

    陈振兴
    13430309839
    523780735@qq.com
    卿培林 
    15077699512
    59045454@qq.com


    2

    3

    材料成型与控制类各专业

    不限

    不限


    3

    3

    物理类各专业

    不限

    不限


    4

    工商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4

    审计学

    不限

    不限

    周叮波
    15807761749
    gsxy@bsuc.cn


    5

    3

    国际经济与贸易

    不限

    不限


    6

    3

    市场营销

    不限

    不限


    7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4

    土木工程

    不限

    不限

    焦世泰
    13877699206
    jst6428196@163.com


    8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

    5

    土木工程、人文地理、城乡规划、工程管理、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

    不限

    不限


    9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

    1

    无机化学

    不限

    不限

    凌绍明
    07762848132
    hgxy@bsuc.cn


    10

    博士研究生

    1

    有机化学

    不限

    不限


    11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1

    物理化学

    不限

    不限


    12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1

    分析化学

    不限

    不限


    13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1

    材料科学与工程

    不限

    不限


    14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2

    化学工程

    不限

    不限


    15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1

    化学工艺

    不限

    不限


    16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1

    环境科学与工程

    不限

    不限


    17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1

    市政工程

    不限

    不限


    18

    教育科学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2

    教育学

    不限

    不限

    吴先勇
    07762940655
    wxy68218@126.com


    19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1

    心理学

    不限

    不限


    20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2

    学科教学

    不限

    不限


    21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

    4

    心理学、学前教育学

    不限

    不限


    22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不限

    中共党员

    胡耀南
    07762848991
    gxbsghhu@163.com


    23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不限

    中共党员


    24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3

    思想政治教育

    不限

    中共党员


    25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2

    中国党史专业研究

    不限

    中共党员


    26

    美术与设计学院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

    1

    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产品设计专业

    不限

    不限

    文超武
    07762808540
    msxy@bsuc.cn 


    27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2

    艺术设计、美术、绘画、艺术人类学、艺术理论研究

    不限

    不限


    28

    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5

    农学类专业

    不限

    不限

    苏仕林
    07762873303
    nyxy@bsuc.cn


    29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2

    食品类专业

    不限

    不限


    30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3

    生物类专业

    不限

    不限


    31

    旅游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1

    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管理、旅游管理、人文地理、民族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旅游经济方向)、管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红色文化、红色旅游方向)、地质学(地质旅游方向)、林学、植物学、农学(生态旅游方向)等相关学科专业

    不限

    不限

    李凯旋
    07762811082
    lyxy@bsuc.cn


    32

    外国语学院

    博士研究生

    3

    英语或翻译

    不限

    不限

    廖志恩
    07762849837
    wyxy@bsuc.cn

    具有硕士生导师资格者优先考虑

    33

    体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

    1

    运动人体科学(运动生理或保健康复方向)

    不限

    不限

    孙建华
    07762837732
    13977619298
    tyxy@bsuc.cn

    专业体育院校或综合性大学,有推拿按摩或康复保健资格证书、科研能力较强者优先考虑。

    34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3

    体育学相关专业

    不限

    不限


    35

    文学与传媒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5

    中国语言文学

    不限

    不限

    黄雪婷
    07762848123
    wcxy@bsuc.cn


    36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

    1

    文艺学

    不限

    不限


    37

    信息工程学院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

    4

    能承担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应用电子技术、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通讯、物理电子、机电一体化、微电子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光学工程、物理学、物理化学、重金属污染监测、地质工程、矿业工程、矿物加工等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能承担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物联网工程、数字媒体技术、软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系统结构、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原理、高等教育学、矿产与勘探

    不限

    不限

    吴再群
    07762821121
    17307767518
    xxxy@bsuc.cn

    专任教师/实验教师/科研

    38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8

    电子科学与技术、仪器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

    不限

    不限

    39

    音乐与舞蹈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2

    音乐与舞蹈学

    不限

    不限

    覃金盾
    07762940311
    yyxy@bsuc.cn


    40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

    1

    钢琴演奏与教学

    不限

    不限


    41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

    博士研究生

    2

    思想政治教育

    不限

    不限

    吴德群
    07762805509
    zzxy@bsuc.cn 


    42

    博士研究生

    2

    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

    不限

    不限


    43

    博士研究生

    2

    中共党史、历史学科相关专业

    不限

    不限


    44

    博士研究生

    1

    教育学

    不限

    不限


    45

    博士研究生

    1

    政治学

    不限

    不限


    46

    博士研究生

    1

    古代汉语

    不限

    不限


    47

    博士研究生

    1

    人文社科类其他专业

    不限

    不限


    48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

    1

    城市管理、公共管理

    不限


    49

    数学与统计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4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教育学或学科教学论(数学)

    不限

    不限

    柳长青
    07762873375
    stxy@bsuc.cn


    50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副高以上职称

    1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统计学

    不限

    不限


    51

    创新创业学院

    博士研究生或正高职称

    3

    企业管理、创业管理、技术与创新管理、金融、互联网金融、项目管理及投资融资、工商管理、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等相关专业

    不限

    不限

    唐金湘
    07762807995
    18677661355
    zkcyxy@bsuc.cn


     

    百色学院2018年人才需求计划表(行政部门)

    序号

    需求单位

    学位或职称

    人数

      所需人才专业要求

    性别
    要求

    政治面貌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备注

    1

    网络工作中心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中级以上职称

    1

    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或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近专业

    不限

    中共党员

    韦德强
    07762853698
    13481699593
    dwxcb@bsuc.cn


    2

    教务处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1

    专业不限,教育技术、计算机专业,教育技术专业优先

    不限

    不限

    黄建雄
    07762849880
    13627766921
    jwc@bsuc.cn

    负责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相关工作,要求比较了解高校实践教学管理、有较强的社会联络能力、一定的写作能力等,语言文字功底扎实;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

    3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

    专业不限

    不限

    不限

    负责考务相关工作

    4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

    专业不限,理工科类专业优先

    不限

    不限

    负责实践教学相关工作

    5

    科研处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1

    文科类专业、理工科类专业

    不限

    史兵方
    07762848103
    kyc@bsuc.cn

    文科类专业要求:熟悉党务工作、有一定的写作功底;理工类专业要求:有专利申报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工作经验

    6

    学工处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13

    从事辅导员工作岗位,专业不限

    不限

    中共党员

    游小林
    07762820070
    xgc@bsuc.cn


    7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1

    心理学专业

    不限

    中共党员


    8

    人事处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

    计算机类等相关专业

    不限

    韦宝拉
    07762821509
    rsc@bsuc.cn

    比较了解计算机软硬件,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能熟练运用OFFICE等办公软件

    9

    教学质量评估中心、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1

    专业不限,高教管理和计算机类相关专业优先

    不限

    不限

    肖福流
    07762823793
    18276658468
    pjb@bsuc.cn


    应聘人员从即日起至2018年9月26日前将应聘材料的电子版以附件形式发送至对应的需求单位电子邮箱(具体邮箱地址详见需求计划表)后再将个人简历发送至:bsxy2821509@163.com

    2.《百色学院人才引进政策.html》

     3.《硕士研究生学历及以下人员报名用表.zip

     4.《博士研究生或副高及以上职称人员报名用表.zip

     

    百色学院

    2018年9月17日

    学校简介:
    百色学院是2006年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普通本科高校,实行“区市共建,以市为主”的管理体制。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38年成立的广西省立田西师范学校,历经百色师范学校、百色师专、百色地区师范学校、右江民族师专等阶段。79年来,学校坚持在“老、少、边、山、穷、库”地区办学,凝练了“团结合作、艰苦奋斗、克难攻坚、磨砺成才”的“石磨精神”,走出一条艰苦创业的发展之路;秉承“志远行敏、德高业精”校训,为社会输送了10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专门人才,有力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防巩固作出巨大贡献。

    学校升本以来,坚持以“弘扬传统、团结务实、奉献拼搏、争先创新”的百色精神办学育人,科学谋划,艰苦创业,经过“明晰思路、寻求合作、创新模式”等探索改革阶段,实现了从专科教育为主向本科教育为主、从师范教育为主向产业服务型教育为主的“两个转型”,办学水平显著提升,2014年,成为广西首批4个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之一。

    学校占地面积1873.59亩,分东合、澄碧两个校区,占地1606亩的百东校区即将兴建。现有建筑面积38.0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48亿元;校内实验(实训)室210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3个,馆藏图书100多万册(电子图书234多万册)。学校在职教职工985人,其中专任教师78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17人,硕士生导师22人,“双师型”教师224人。有20个二级学院,46个本科专业、30个专科(高职)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形成以人文社会类学科专业集群为基础,产业服务类学科专业集群为主导,多学科专业协同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面向全国20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各类学生21100人,其中普通高等教育学生17469人(本科生13520人、专科生2825人、预科生1124人),继续教育学生3631人;招收来自泰国、老挝、柬埔寨、巴基斯坦、索马里、赞比亚等国家的留学生92人。

    现有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群3个,自治区级优势特色专业7个,自治区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专业1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9门,自治区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自治区级协同育人平台1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6个,广西高校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广西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基地3个,是广西教师教育重点培育基地。2008年以来,共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16项。

    2009年以来,共有3124人次学生获得1576项自治区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其中487人次学生获得198项国家级奖;3名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3人次学生获得此项提名奖,320多名学生被评为自治区优秀毕业生、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23个班级被授予自治区先进班集体。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3%以上,学校连续四年荣获“广西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校大学创业园入选“广西普通高校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名单。

    升本以来,学校秉承学科专业一体、教学科研互动理念,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有力地支撑和促进了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现有自治区级重点学科5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8个,被确定为广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研究基地。2013年,学校被自治区教育厅确定为硕士专业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07年以来,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9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0项;科研资助经费1700多万元、配套经费1979.9万元,总经费3700多万元。全校教师共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篇,其中被SCI、EI收录140多篇,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800多篇;出版专著、编著和教材80多部;共获得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60多项,其中省部级20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5项,优秀奖1项),译著《布洛陀史诗》(壮汉英对照)获中国文联评选的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