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西南科技大学2020年度非事业编制人员招聘计划

    发布时间:编辑:东华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浏览次数:loading...

    一、招用条件

    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备岗位要求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身体健康。

    2.年龄35周岁以下(198511日及以后出生)。

    3.具有研究生学历、硕士以上学位(学制要求2年及以上,应届生需在202071日之前毕业)。

    4.各类岗位要求的其他条件。

    二、招用计划及岗位

     1、教学科研岗位招聘计划

    就职部门

    学科、专业

    学历学位要求

    岗位需求

    招用人数

    联系人及

    联系方式

    土木工程与

    建筑学院

    工程管理、

    工程造价

    硕士研究生

    教学科研

     

    2

    学院院长:姚勇

    0816-2419220

    13881107180

    yy001221@163.com

    外国语学院、

    拉美研究中心

    英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

    硕士研究生

    3

    学院院长:陈清贵

    0816-6089635

    13508109980

    chenqinggui@swust.edu.cn

    法学院

    法学

    硕士研究生

    1

    学院院长:翟瑞

    0816-6089612

    15892619836

    zhairui@swust.edu.cn

    环境与资源

    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测绘工程

    硕士研究生

    2

    学院院长:陈海焱

    0816-6089453

    13808111780

    hzxyzhaopin@163.com

    文学与艺术

    学院

    艺术设计学、

    音乐学

    硕士研究生

    1

    学院院长:郑剑平

    0816-6089299

    13778076626

    zhengj3957@163.com

    体育学科部

    体育教育(田径、体操、健美操、游泳、户外、

    羽毛球、足球、运动人体科学

    硕士研究生

    2

    部门主任:宋英杰

    0816-6089718

    13881194068

    songyingjie@swust.edu.cn

    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法学院

    心理学

    硕士研究生

    2

    学生工作部副部长:李菊芬

    0816-6089077

    13990108289

    lijufen@swust.edu.cn

    合计




    13


    2、实验技术岗位招聘计划

    就职部门

    学科、专业

    学历学位要求

    招用人数

    联系人及

    联系方式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计算机类专业

    硕士研究生

    1

    学院院长:范勇

    0816-6089368

    13890161717

    fanyong@swust.edu.cn

    信息工程学院

    通信与网络技术或电气工程

    硕士研究生

    1

    学院院长:张华

    0816-6089326

    13658136233

    zzhh839@163.com

    经济管理学院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硕士研究生

    1

    学院院长:张华

    0816-6089558

    15892650026

    jgxy@swust.edu.cn

    工程技术中心

    机电类专业

    硕士研究生、本科(技师等级证书)

    1

    中心主任:尹显明

    0816-2419266

    13890118567

    yinxianming@swust.edu.cn

    合计



    4


    3、技术服务岗位招聘计划

    就职部门

    学历学位要求

    招用人数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专业及要求

    宣传部

    硕士研究生

    1

    联系人:吴老师
    0816-6089063

    13548447301

    wuanhui@swust.edu.cn

    新闻传播学、中国语言文学、教育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等,主要从事摄影摄像、影视频制作、新闻采编及新媒体运营、网络舆情监管等工作。

    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

    硕士研究生

    1

    联系人:向老师

    0816-6089278

    13990193382

    xiangkefeng@swust.edu.c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安全空间

    计划财务处

    硕士研究生

    1

    联系人:老师

    0816-6089141

    13458303116

    49877649@qq.com

    会计学、审计学

    分析测试中心

    硕士研究生

    1

     

     

     

    联系人:郑老师

    0816-6089508

    13778071225

    zhengkui@swust.edu.cn

    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原子、分子和光学物理)、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工程等专业;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从事大型精密分析测试仪器操作及应用基础。

    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

    硕士研究生

    1

    联系人:冉老师

    0816-6089261

     13981150282

    2655312@qq.com

     

    数字媒体技术、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学

    合计


    5



    三、相关待遇

    按非事业编制合同制方式用工,相关待遇(包括基本工资(含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岗位津贴等,购买五险一金等)按《西南科技大学非事业编制合同制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试行)》执行。

    四、应聘须知

    应聘者如实填写《西南科技大学人才招聘审批表》(西南科技大学人事处网站下载),发送至学校招聘邮箱(renshi@swust.edu.cn抄送xnkjdxrsc@163.com)及拟应聘学院联系邮箱,邮件主题均为硕博招聘在线+姓名+拟应聘学院+专业”,初审合格后,通知面试考核,面试时提供相关支撑材料。

     

    西南科技大学2020年度人才招聘公告

     

    龙山含笑,迎九州贤士,涪水欢腾,纳四海英才!西南科技大学是四川省重点高校,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四川省分别与教育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对口支援”高校,与清华大学有长期深度合作,与64家董事单位深度联合办学,是多维度共建合作办学体制下的先行者和受益者。
        当前学校正面临深入推动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深度融入国家军民融合改革示范区、西部创新人才高地建设等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承载着重大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学校将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坚持人才强校,不断创新人才发展工作理念方法,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抢抓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机遇,深入贯彻实施“龙山人才强校计划”,大力引进和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新的发展征程中,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科学理性、开放包容、彰显卓越”的办学理念,发扬“艰苦奋斗,拼搏创新”西南科大精神,践行“厚德、博学、笃行、创新”校训,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学校地处中国唯一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中小学基础教育质量居省内一流,西部前列;学校附属小学及幼儿园设施完备,教学质量领先,教职工子女教育资源丰富。
        西南科技大学欢迎你!

    一、 人才引进类别及待遇

    人才类别

    引进待遇

    备注

    杰出人才

    (全职引进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万人计划杰出人才、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项目入选者

    相关待遇面议


    领军人才

    (全职引进

    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长期项目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科技三大奖获得者(排名第一)。

    1、特聘教授岗;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配备1-3 名科研助手、搭建科研团队。

    2、税前年薪不低于80万元人民币;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不低于100 万元人民币可提供一套150 平方米左右校内住房购买或租住;科研启动经费300-500万元(人文社科类50-100 万元);本学科领域平台建设经费自然科学类不低于1000 万元人民币,人文社科类不低于200 万元人民币。

    3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或工作。

    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国家外专千人入选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通过我校申报成功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创新人才短期项目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讲座教授;国家青年千人计划入选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优秀人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1、特聘教授岗;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配备1-3 名科研助手、搭建科研团队。

    2、税前年薪不低于50 万元人民币;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不低于80 万元人民币可提供一套150 平方米左右校内住房购买或租住;科研启动经费300-500 万元(人文社科类50-100 万);本学科领域平台建设经费自然科学类不低于500 万元人民币,人文社科类不低于100 万人民币。

    3、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或工作。

    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获得者;四川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及以上获得者前三名;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主持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及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金)、基地和人才专项等五类科技计划项目主持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CELL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或发表SCI影响因子≥20学术期刊论文3篇,或发表ESI高被引论文3篇,或发表SCI影响因子≥10学术期刊论文6篇,或在自然指数排行榜选定的82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篇,或发表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前3%6篇。

    1、特聘教授岗;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配备1-3 名科研助手、搭建科研团队。

    2、税前年薪不低于40 万元人民币;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70万元以上人民币可提供一套150 平方米左右校内住房购买或租住;科研启动经费300-500 万元(人文社科类50-100 万元);本学科领域平台建设经费自然科学类不低于300 万元,人文社科类不低于60 万元人民币。

    3、解决配偶工作、子女入学或工作。

    拔尖人才

    (全职引进

    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者;四川省千人计划创新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人;国家科技三大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获得者(排名前三);省部级科技奖一等奖主持人。

    1、特聘教授岗;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配备1-2 名科研助手、搭建科研团队。可选择年薪制(30万元以上),实行聘期合同管理。

    2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60 万元以上人民币;科研启动经费100-200 万元(人文社科类30-50 万元)。

    3、解决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或工作。

    年龄一般不超过45 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省部级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国家重点(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要负责人;省部级学术技术带头人、优秀专家;近5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影响因子≥10学术期刊论文3 篇,或在自然指数排行榜选定的82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 篇,或发表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前3%3篇,或S1A 等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 篇。

    1、特聘教授岗;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配备1-2 名科研助手、搭建科研团队。可选择年薪制(30万元以上),实行聘期合同制管理。

    2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50-60 万元人民币;科研启动经费100-200 万元(人文社科类30-50 万元)。

    3解决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或工作。

    优秀人才

    (全职引进

    省部级科技(社科)创新研究团队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等国家级项目3 项、国家级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主持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前三名、二等奖主持人;国防科技重点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项目主持人;国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四川省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含原973 计划、863 计划、科技支撑计划或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等计划项目)的课题主持人;四川省学术技术人带头人后备人选;近5年主持获国家发明专利并成功转让3 项,转让费达50 万;主持审定国家级新品种或新产品1 个;省级审定新品种或新产品3 个;近5 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影响因子≥10学术期刊论文2 篇,或在自然指数排行榜选定的82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 篇,或发表扩展版ESI 高被引论文(前3%2 篇,或在S1A等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 篇,或在S2B 等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 篇。

     

     

    1、特聘教授或副教授岗,担任博士生导师或硕士生导师

    2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40-50 万元人民币;科研启动经费80-100 万元(人文社科类25-30 万元)

    3、解决配偶工作,协助解决子女入学。

    年龄一般不超过45 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学术骨干

    (全职引进

    主持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面上(一般)项目2 项、或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子课题主持人;省部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以上主研人员、三等奖主持人;近5 年主持获发明专利2 项并至少成功转让1 项者,转让费达10万、新型实用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5 项并至少成功转让1 项,转让费达10 万、培育省级新品种或新产品2 个并至少成功转让1 个;近5 年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影响因子≥10学术期刊论文1或在自然指数排行榜选定的82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发表扩展版ESI 高被引论文(前3%1 篇,或在S2B 等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 篇,或在S3C 等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 篇。

    1、特聘副教授岗,担任硕士生导师

    2、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30-40 万元人民币;科研启动经费50-80 万元(人文社科类20-25 万元)

    3、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年龄一般不超过40 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高层次人才创新团队入选条件及引进待遇

    以杰出人才、领军人才领衔团队;学术骨干及以上人员不少于5 人。

    团队负责人及成员按照各层次引进人才相关待遇标准上浮20%


    青年学者

    (全职引进)

    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主持人、省部级重点项目主持人、先后主持省部级一般项目2 项、作为核心成员参加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2 项以上;市厅级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主持人;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或哲社优秀成果奖三等奖及以上主研人员;近5 年主持获发明专利1 项并转让、新型实用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3 项并至少转让1 项、培育省级新品种或新产品1 个;近5 年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2B 等级以上(包括B 等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 篇、或在S3S4CD 等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4 篇,或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EI 期刊论文、CSSCI收录论文6 篇。

    1、可特聘副教授岗,可担任硕士生导师。

    2、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20-30 万元人民币;科研启动经费20-30 万元人民币(人文社科类15-20 万元)。

    3、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年龄一般不超过35 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优秀博士

    (全职引进)

    教学和科研潜质较好,符合学校教学科研需求。

    1海外博士及博士后, 可特聘副教授岗,可担任硕士生导师。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20-30 万元人民币;科研启动经费20-30 万元人民币(人文社科类15-20 万元)。

    2、优秀博士,税前购房补贴和安家费15-20 万元人民币;科研启动经费15-20 万元人民币(人文社科类10-15 万元)。

    3、在QS/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前100(应聘当年排名)的高校或学科取得博士学位的应聘者,可选择年薪制(20万元及以上),实行聘期合同制管理。

    4、协助解决配偶工作和子女入学。

    年龄一般不超过35 周岁,具有博士学位.

    注:1人文社科类、艺体类及学科标注*理工类学科博士,安家费、科研启动经费可分别上浮5-8万元、3-5万元;优秀人员年龄可放宽到50周岁,对于成果特别突出(符合学术骨干层次及以上)的高级职称人员可放宽学历要求。

    2、非年薪制人员:三年内,提供人才周转房一套供居住,退出人才周转房后三年内提供每月1000元人民币专项绩效补贴;或六年内每月1000人民币的专项绩效补贴;年薪制人员:三年内,提供人才周转房一套供居住。

    3、以上全职引进人员均可直接考核进入事业编制;事业编制外聘用人员,取得博士学位或高级职称后可直接考核入编。

    二、 招聘学科及要求

    ()高端人才杰出人才、领军人才、拔尖人才20名)

    学院(实验室、中心)

    设岗学科及研究方向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科学与工程:聚变裂变能源利用关键材料、核废物与环境安全材料、能量的存储和转换材料、高效节能材料设计。

    常务副主任:代波

    0816-2419205, 13989276910

    daiyatang@swust.edu.c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化学

    学院院长:代波

    0816-2419205, 13989276910

    daibo@swust.edu.cn

    环境与资源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核废物与环境安全、污染环境生物效应与生物修复、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山区环境规划与治理;
    采矿工程:采矿技术、矿山安全、矿山环境保护、矿山机械、爆破工程、矿业经济与管理。

    学院院长:陈海焱

    0816-6089437,13808111780

    hzxyzhaopin@163.com

    信息工程学院

    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机器人科学与工程、复杂系统与组网控制、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学院院长:张华

    0816-6089326, 13658136233

    zzhh839@163.com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学院院长:侯大斌

    0816-6089523,13908119446

    hdb@swust.edu.cn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过程状态监测与系统、表面工程与摩擦学、微纳制造、机械系统计算力学。

    学院院长:蔡勇

    0816-6089688, 13981162888

    caiy@swust.edu.cn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工程材料与结构冲击动态响应、西南地区城镇建设及防灾减灾、新型结构体系及材料、建筑节能及新能源利用。

    学院院长:姚勇

    0816-2419220,13881107180

    yy001221@163.com

    国防科技学院

    核科学与技术: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核燃料循环与材料、核技术及应用;信息对抗技术:网络空间安全。

    学院院长:段涛

    0816-6089891,13699619111

    duant@swust.edu.cn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实验室

    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同步辐射及应用

    常务副主任:徐光亮

    0816-6089150,13980129059

    xuguangliang@swust.edu.cn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城乡发展与贫困治理、社会阶级阶层理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学院院长:黎万和

    0816-6089911,13708120888

    850321595@qq.com

    经济管理学院

    应用经济学:西部地区农业现代业、农村精准脱贫、农村城镇化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产业发展中的循环经济;科技金融、互联网金融、普惠金融、“一带一路”国家经贸。

    学院院长:张华

    0816-6089558,15892650026

    jgxy@swust.edu.cn

    其他

    符合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发展需求。


    ()优秀人才、学术骨干、青年学者、优秀博士150名)

    学院(部、实验室、中心)

    学科及研究方向

    学历学位要求

    岗位需求

    招聘人数

    联系人

    及联系方式

    备注

    信息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子与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10

    学院院长:张华

    0816-6089326

    13658136233

    zzhh839@163.com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范勇

    0816-6089368

    13890161717

    fanyong@swust.edu.cn


    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工业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设计。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蔡勇

    0816-6089688

    13981162888

    caiy@swust.edu.cn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燃烧空气动力学研究中心

    工程管理*、工程造价*、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城乡规划与设计、城乡发展历史与遗产保护规划、城乡与区域规划理论和方法、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燃烧学、力学。

    博士

    教学科研

    10

    学院院长:姚勇

    0816-2419220

    13881107180

    yy001221@163.com


    环境与资源学院

    地理信息系统*、测绘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交通工程、地质工程、地质学矿物加工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10

    学院院长:陈海焱

    0816-6089453

    13808111780

    hzxyzhaopin@163.com

    环境工程方向:本硕博专业均为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测绘工程方向:要求本科为测绘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化学工程、化学工艺、生物化工、应用化学、工业催化、无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代波

    0816-2419205

    13989276910

    daibo@swust.edu.cn

    化学工程和化学工艺要求本科为化学工程及工艺类;生物化工要求本科为生物化工及精细化工类

    环境友好能源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能源、材料及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8

    常务副主任:代波

    0816-2419205

    13989276910

    daibo@swust.edu.cn


    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

    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化学工程、药物化学、蔬菜学、果树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土壤学、植物营养学、作物遗传育种、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农业经济管理、基础兽医学、生物工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生物类。

    博士

    教学科研

    10

    学院院长:侯大斌

    0816-6089523

    13908119446

    hdb@swust.edu.cn


    理学院

    光学、凝聚态物理、应用物理学、统计学、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大数据方向)。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彭煜

    0816-6089661

    13696277271

    pengyu@swust.edu.cn


    经济管理学院

    金融学、国际贸易学、区域经济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产业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电子商务。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张华

    0816-6089558

    15892650026

    jgxy@swust.edu.cn


    文学与艺术学院

    设计学、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汉语国际教育、艺术史论、广播电视学。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郑剑平

    0816-6089299

    13778076626

    zhengj3957@163.com


    法学院

    应用心理学、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经济法、法理学、法理学、刑法学、诉讼法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民商法学。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翟瑞

    0816-6089612

    15892619836

    zhairui@swust.edu.cn

    国际法学方向英语突出者优先

    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国际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教育学原理、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史、公共管理。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黎万和

    0816-6089911

    13708120888

    850321595@qq.com


    外国语学院

    外国语言文学类(英语类、日语、西班牙语优先)。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陈清贵

    0816-6089635

    13508109980

    chenqinggui@swust.edu.cn


    体育学科部

    体育教育与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博士

    教学科研

    5

    部门主任:宋英杰

    0816-6089718

    13881194068

    songyingjie@swust.edu.cn


    工程技术中心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及理论、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博士

    教学科研

    3

    中心主任:尹显明

    0816-2419266

    13890118567

    yinxianming@swust.edu.cn


    分析测试中心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高分子化学。

    博士

    教学科研

    3

    中心主任:霍冀川

    0816-6089506

    13909019545

    huojichuan@swust.edu.cn


    国防科技学院

    核技术及应用*、核电子学、加速器物理、辐射探测与防护、核化工或放射化学、信息对抗技术、网络空间安全、军事化学与烟火技术。

    博士

    教学科研

    8

    学院院长:段涛

    0816-6089891

    13699619111

    duant@swust.edu.cn


    核废物与环境安全国防重点实验室

    核技术及应用、核燃料循环与材料、辐射防护及环境保护、同步辐射及应用。

    博士

    教学科研

    3

    常务副主任:徐光亮

    0816-6089150

    13980129059

    xuguangliang@swust.edu.cn


    拉美研究中心

    世界史、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

    博士

    教学科研

    3

    副主任:陈才

    0816-6089398

    13778051424

    chencai@swust.edu.cn


    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凝聚态物理、激光与光电子学

    博士

    教学科研

    5

    常务副院长:唐永建

    0816-6089872

    18780376769 tangyongjian2000@sina.com


    国家重大/重点项目

    项目需求学科

    博士

    科研

    若干

    科技处处长:宋绵新  0816-6089998

    15884621122

    songmianxin@swust.edu.cn

    科技处人事处网站具体发布招聘信息(更新)

    )管理人员14名)

    就职部门及学科要求

    学历学位要求

    岗位需求

    招聘人数

    联系人

    及联系方式

    备注

    就职部门: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研究生院、发展规划处、人事处、教师发展中心等及各学院。学科为上表教学科研岗位招聘学科。各部门原则上1人。

    博士

    教学科研管理岗位

    12

    人事处副处长:陶俊林

    0816-6089091

    13981114719

    junlintao@126.com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管理潜力。按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同等待遇引进与聘任。

    就职部门:学校纪检部门,要求学科为法学或财务相关专业

    博士

    纪检岗位

    2

    纪检监察室副主任:朱玉颖

    0816-6089052

    13881106665

    zhuyuying@swust.edu.cn

    实验技术人员7名)

    就职部门及学科要求

    学历学位要求

    岗位需求

    招聘人数

    联系人

    及联系方式

    备注

    分析测试中心(化学或材料类学科)、工程技术中心(机械或控制类学科)、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类学科)、环境与资源学院(环境或安全类学科)、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类学科)、理学院(物理和电子电工类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类学科)等。各部门原则上1人。

    博士

    实验技术岗位

    7

    人事处副处长:陶俊林

    0816-6089091

    13981114719

    junlintao@126.com

    年龄不超过35周岁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管理潜力。按教学科研岗位人员同等待遇引进与聘任。

     

    三、 应聘须知

        应聘者如实填写《西南科技大学人才招聘审批表》(西南科技大学人事处网站下载)发送至学校招聘邮箱(renshi@swust.edu.cn)拟应聘学院联系邮箱,邮件主题均为“姓名+拟应聘学院+专业”,初审合格后,通知面试考核面试时提供相关支撑材料学校报销差旅费

    四、 联系方式

        招聘主管部门:西南科技大学人事处

    联系人:彭老师陶老师    联系电话:0816-6089093

        电子邮件:renshi@swust.edu.cn

        地址: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 59 号

    西南科技大学人事处师资科

    微信公众号:西南科技大学人事处

        邮编:621010

    学校网址:http://www.swust.edu.cn

    学校简介:

        西南科技大学坐落于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绵阳市。绵阳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先试区域,四川第二大城市和第二大经济体、成渝城市群区域中心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
        学校校园现占地4131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学校现有建筑面积1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3亿元,教学科研研仪器设备值已达7.16亿元。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藏有纸质图书220万余册,电子图书781万余册。
        学校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学生、外国留学生3.4万余人。设有国防科技学院等17个学院(部),在工学、农学、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医学等10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专业78个;有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独立二级学科硕士点1个,有硕士专业学位类别8个;有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有4个学科方向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开展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有四川省“双一流”建设学科(群)2个、省级优势学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11个,有国防科工局批准的国防基础学科1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5个。
        学校现有教职工2700余人,其中:正高级职称人员299人,副高级职称人员644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585人;从董事单位等聘任院士13人;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划”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四川省千人计划”人选、四川省教学名师等170余人次。有“核废物环境下的生物效应”国家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碳纳米材料”和“特种高分子”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以及“光电检测技术与研究”等10个四川省教育厅创新团队“军民融合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
        学校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绝缘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共建)1个,核废物与环境安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有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有四川省重点实验室3个,四川省工程实验室2个,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有四川省协同创新中心3个、四川省军民两用技术转移和产业孵化中心等。有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10个。有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基地”1个,有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省级研究平台3个、省社科普及基地2个。近年来,学校完成了多项国家重大专项、“973”“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国防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110多项。学校在最新自然指数中国内地高校TOP200的排名中位列第106名(统计时间节点为2018.7.1—2019.6.30)
        学校有现代电子系统设计、管理学原理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3门。电子技术与创新、化学实验教学团等国家级和省级高校教学团队8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7个国家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有材料科学与工程、自动化、环境工程等6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国防重点专业,辐射防护与核安全专业为国防紧缺专业,土木工程等5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8个国家级、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显著,在2018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2014-2018“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结果中,学校荣登百强校之列,居全国第51位。
        学校是四川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定点联系高校之一,联合组建成立了“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在国防科技人才培养、协同创新、技术转移和区域特色高端智库方面深入推进军民融合。
        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30余所国(境)外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联系,特别加强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教学、科研以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学校教育国际化水平加快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