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编辑:东华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浏览次数:loading...
为贯彻落实市委“万名大学生”进滨州工作部署要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富强滨州”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经过广泛征集、汇总整理,编制了《山东省滨州市人才智力需求目录》(2020年第1期),《目录》包含人才智力需求岗位239个,需求1561人。现将《山东省滨州市人才智力需求目录》(2020年第1期)公布如下(见附件),欢迎有志之士来滨创业就业。
联系电话:滨州市人社局0543-8173788
滨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0年2月5日
详情请参考附件:2020年第1期人才智力需求目录
相关资料
美丽滨州欢迎您
滨州位于山东省北部,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现辖一个县级市两区四县和三个市属开发区,是“两区两圈”发展战略的叠加地带,是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前沿阵地。作为齐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孙武、董永、范仲淹、杜受田、梁漱溟等名家名师在这里创立思想、普济大众,使之成为久负盛名的孙子故里、帝师桑梓。滨州陆地面积9600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96平方公里,是中国东部地区土地资源最富集的区域之一。作为国家级交通运输主枢纽城市,8条建成和在建高速互联互通,A1类大型通用机场功能日趋完善。济青高铁邹平站建成启用,济滨高铁、京沪高铁二通道加快推进。作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的唯一出海通道,滨州港成功获批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打开了滨州走向世界的“海上通道”。
当前,滨州正在深入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市委、市政府提出重点打造培育“5+5”十强产业。已与16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合作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往来企业达到473家,拥有境内外上市企业13家、外资企业150家。成功开通“滨新欧”国际货运班列和“滨海欧”海铁联运班列,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加速了滨州融入世界的铿锵步伐。今后我们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悟“六问”之要,做足“八策”之功,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引领,奋力实现“双招双引、项目建设、环境营造”三大突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奋力建设“富强滨州”!
人才新政
2019年6月11日,滨州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开展“万名大学生进滨州、百名硕博士进事业单位”工作的实施意见(试行)》,决定利用3年时间,平均每年新引进1万名左右大学生到滨州就业创业,其中,每年至少引进100名硕博士进事业单位。根据意见内容,凡来滨就业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将享受全方位政策支持。
一、发放生活、租房补助。对自本文印发之日起,到我市企业就业(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在我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和首次到我市自主创办企业(在我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在企业占股比例不少于30%)、取得学历和学位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大学本科生,每月分别给予5000元、2000元、1000元生活、租房补助。经考核认定连续发放3年。在县(市、区)就业创业的大学本科生补助,市财政承担500元/月/人,其他部分由县(市、区)财政承担。市、县(市、区)加快推进人才公寓建设,对来滨就业创业的大学生,符合条件的可申请入驻人才公寓,享受租金减免有关政策。
二、发放购房补助。对自本文印发之日起,到我市企业就业(签订3年及以上劳动合同,在我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和首次到我市自主创办企业(在我市正常缴纳社会保险,在企业占股比例不少于30%)、取得学历和学位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在滨落户首次购房(已缴纳契税)的,分别给予20万元、5万元购房补助,分三年发放到位。
三、发放实训补助。聚焦产业发展需求,每年组织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大学生到滨州实训,实训期间给予大学生(含校方带教人员)生活补助每人每月1000元,补贴期限不超过6个月;大学生被实训企业招用的,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企业一次性用工补助。
四、发放创业补贴。对首次领取小微企业营业执照(2013年10月1日以后登记注册)、正常经营12个月以上,在创办企业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的大学生(企业法人)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万元。对首次领取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2013年10月1日以后登记注册)、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以个体工商户缴纳职工社会保险费的大学生(法人),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1万元。每家企业、每名创业人员只能领取一次。
五、加大创业金融支持。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创办的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300万元(含),按贷款基础利率50%给予2年贴息。符合条件的大学生个体工商户,最高可申请创业担保贷款15万元(含),按贷款基础利率上浮1个百分点给予2年贴息。
六、发放创业场所租赁补贴。大学生毕业5年内租用经营场地创业,并且未享受场地租赁费用减免的,给予创业场所租赁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补贴标准为5000元/年。
七、举办创业大赛。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各类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最高不超过25万元、15万元的创业补助。每年遴选一定数量的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每个给予5万元的创业资金扶持。每年举办全市大学生创业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分别给予10万元、8万元、6万元创业补助。对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我市急需引进的大学生创业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经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市财政局等相关部门审核和专家评审后,最高给予50万元的创业补助。
八、加大培训补助力度。新招聘大学生,自签订劳动合同之日起开展岗前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按照初级工1000元/人、中级工1100元/人、高级工1200元/人的标准,给予企业技能培训补助。
滨州十强产业介绍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强化创新驱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全面建设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小康滨州,我市大力发展十强产业。我市十强产业,具体为高端铝、精细化工、家纺纺织、食品加工、畜牧水产等五大干亿级产业,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现代服务业等五大新兴产业。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特色鲜明、家底厚实,五大新兴产业初具规模、潜力显现。
高端铝:滨州是山东省打造“世界级高端铝业基地”的核心承载区,铝产业规模全球第一。拥有可稳定供应70年的高品质海外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材加工产能分别占全国的19%、16%和13%。目前,瑞典格朗吉斯、台湾新格集团及美国、日本、意大利等国际和众多国内涉铝公司达成协议、签约落地,高附加值铝合金、轻量化材料等制造基地建设在即。
精细化工:滨州是国家重要的高端石化产业基地,一次炼油能力2160万吨,原油进口配额967万吨,产品涵盖油品、芳烃等200多个品种,环氧丙烷、针状焦、煅后石油焦的年产量分别占全国的31%、20%、20%。拥有3家上市公司和7家省级化工园区,承载能力巨大。
家纺纺织:滨州是“世界级家纺产业集群先行区”,纺织生产规模全球第一。年加工原棉150万吨、纺纱1100万纱锭,占全省1/3,布30亿米、服装2000万件,形成了棉纺、织造、染整、服装、家纺等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魏桥纺织、华纺股份、亚光毛巾、愉悦家纺等企业在国内外处于领军地位。
食品加工:滨州是全国唯一粮食产业超千亿的地级市,粮食加工转化量列全省第1位,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1/3。全国粮油加工10强企业滨州占4席,粮食加工增值率达到3.4:1,高附加值食品加工业蓄势待发。
畜牧水产:滨州是全国牛羊优势产业区,阳信县被誉为“中国第一牛县”,牛肉产品占北京、天津清真市场的30%、50%以上。滨州海域是全国主要渔场之一,滨州对虾年产量10万吨,占全省50%以上;丰年虫卵占全国市场的70%,“虾贝虫藻”特色渔业经济潜力巨大。
新兴产业:以汽车零部件、海洋工程装备、风电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产业优势明显;京东、华为等企业陆续落户,电子元器件、高端锂电材料制造特色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后劲十足;光伏、风电开发潜力巨大,氢能产业渐成规模,炭素碳纤维、纺织、化工新材料加速崛起,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势头渐涨;中医药、营养食品、体育用品生产制造等方面厚积成势,医养健康产业前景可期;发展特色文旅优势明显,智慧物流、现代金融、会展经济等现代服务产业迎来发展黄金期。
版权所有:东华大学学生就业服务中心 未经同意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引用与转载本网站任何信息
技术支持:上海君尊信息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