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诚聘海内外英才

    发布时间:编辑:东华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服务网浏览次数:loading...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诚聘海内外英才

    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是一所有近百年历史、世界知名的工科强校。经过100年的发展,哈工大已形成了由重点学科、新兴学科和支撑学科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涵盖了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等多个学科门类。现有9个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哈工大共有17个学科位列A类,学科优秀率(A类学科占授权学科的比例)位列全国第六位,A类学科数量位列全国第八位,工科A类数量位列全国第二位。材料科学、工程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数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11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学进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学学科连续多年进入ESI全球前万分之一行列。US News 2019全球工科大学排行榜第六位。

     

    1985 年,经原航天工业部批准,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成立,2002年更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简称哈工大威海校区)。2010 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山东省和威海市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协议。201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海洋局签署共建哈工大船海学科协议。

    学校坐落在美丽宜居的海滨城市威海,校园占地面积1860余亩,依山傍海的校园到处呈现着恬静博雅的气息,欧风俄韵的校园建筑与各式园林交相辉映,寓意着哈工大文化在威海的传承与创新。

     

    学校始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坚持与校本部“统一规格、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质量、统一品牌”,坚持“四个服务”的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学校重视学科建设,不断培育学科团队,积极打造科研平台,构建了一批具有重大创新能力的科研平台和特色学科团队,拥有国家首个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威海分室、对海监测与信息处理工信部重点实验室、新一代海空天对海观测技术综合试验平台(在建)、海洋工程材料及深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和市级以上科研平台、重点实验室或研究中心30余个;学校重视产学研合作,不断加强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1300余项,连续7年科研经费保持过亿元规模。

    当前,哈工大威海校区正在哈工大提出的“迎百年 创一流”的大的发展框架下,紧跟校本部的步伐,围绕山东经济强省和海洋强省建设、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及威海创建山东半岛创新示范区、国家区域创新中心、海洋创新示范城市和中韩自贸示范区的需求,为实现“建设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高水平特色校区”和“山东省最具影响力工科强校”的目标而努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哈工大(威海)诚邀海内外优秀人才的加入,与时代脉搏共振、与祖国发展同行!  

     

     

    一、国家级高端人才

    国家计划类人才一事一议,可直接与我们联系。

     

    二、引进人才“青年项目”

    国家层面实施的引进人才方面的重大人才工程,旨在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重点引进一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等领域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

    1、申报条件:

    (1)自觉遵守中国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学术道德;

    (2)属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年龄不超过40周岁;

    (3)申报时具有连续36个月以上的海外科研工作经历,并已取得博士学位(上述海外科研工作经历指获博士学位后全职或全时在海外工作的经历,不包括同时与国内单位保持聘用关系,且领取薪酬的海外工作经历);

    (4)申报时在海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知名企业研发机构有正式教学或科研职位。已经在国内工作的,回国(来华)工作时间应在一年以内;

    (5)引进后全职在国内工作3年以上;

    (6)为所从事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才的发展潜力。

    2、相关待遇:

    (1)聘任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2)提供年薪(税前)约30-45万元,并提供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3)提供科研经费200-300万元(含国家配套);

    (4)提供140平米校内人才房;

    (5)提供办公室及实验室。

      

    三、校青年拔尖人才、教师准聘岗位

    为了更好地聚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青年后备人才队伍,提升我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实施“哈尔滨工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选聘计划” 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师准聘岗位选聘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已在相关领域崭露头角并具优秀学术潜质的优秀青年人才,培育其成长为未来的学术领军人物。

    1、申报条件:

    (1)具有广阔的学术视野和创新思维,在所从事领域已取得较为突出的成果,并获得同行专家学者的认可,为所从事领域同龄人中的拔尖人才,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物的潜质;

    (2)具有博士学位,申报青年拔尖人才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申报准聘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40周岁以下;申报青年拔尖人才副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32周岁以下;申报准聘副教授岗位,年龄一般在35周岁以下。满足国家级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申报条件的申报人,可不受上述年龄限制;

    (3)入选后要求在半年之内到岗并全职来校工作。

    2、有关待遇:

    (1)薪酬:

    教授:提供年薪(税前)约25-30万元;

    副教授:提供年薪(税前)约20万元;

    此外,学校还将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及住房公积金;

    (2)科研启动经费:

    教授:100万元以内;副教授:20万元;

    (3)安家费:

    教授:40万元;副教授:20万元;

    (4)学校为入选者提供周转房,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常规师资

    重点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大学全日制博士研究生毕业生或应届毕业生,原则上应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包括:

    (1)教授/研究员,年龄一般不超过45周岁;

    (2)副教授/副研究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3)讲师/助理研究员,年龄一般不超过30周岁。

    其中拟聘讲师/助理研究员岗位实施“非升即走”政策。

    相关待遇:

    (1)安家费:正高级20万元,副高级10万元;

    (2)科研启动费:正高级理工类20万元/人文社科类8万元,副高级理工类15万元/人文社科类5万元,中级理工类10万元/人文社科类3万元;

    (3)学校为入选者提供周转房,以及其他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其他待遇

    1、在专业技术岗位全职工作的45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每月发放5000元生活津贴,连续发放3年;

    2、在专业技术岗位全职工作的全日制应届硕士研究生,每月发放2000元生活津贴,连续发放3年;

     

    应聘材料

    1、详细个人简历:自本科开始至申请之日连续的学习、工作经历,发表的论文、著作目录,主要教学、科研成绩,承担的科研项目、专利及获奖情况等。

    2、未来研究计划:未来拟开展的研究工作。

    3、三篇代表性论著

    4、两封同行专家推荐信

    请将以上完整材料整合为单一PDF文档,以“硕博招聘在线+姓名+申请岗位”命名,发送至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各单位联系人邮箱,并抄送至人力资源处邮箱:rencaiban@hitwh.edu.cn 抄送gzzjzyzp@126.com

      

    联系信息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人才办公室

    联系人:宋森森

    联系电话:+86-631-5687501,18389160189

     

    各单位招聘学科方向、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招聘学院

    招聘学科、研究方向

    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

    智能设计与制造)

    姓名:赵继俊

    电话:0631-5687026

    邮箱:sdwhhitzjj@126.com

    机器人工程或自动化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

    姓名:黄博

    电话:18606301906

    邮箱:huangbo74@163.com

    船舶与海洋工程或轮机工程

    (海洋浮台与新能源)

    姓名:何广华

    电话:0631-5682267

    邮箱:gh.he@hit.edu.cn

    船舶与海洋工程

    (特种船艇)

    姓名:桂洪斌

    电话:0631-5680626

    邮箱:guihongbin@sina.com

    船舶与海洋工程或自动控制

    水下机器人与应急海洋装备)

    姓名:于昌利

    电话:13863106670

    邮箱:yuchangli@hitwh.edu.cn

    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

    海洋生物、海藻生物技术

    姓名:陈国福

    电话:0631-5687953

    邮箱:chenguofu@hitwh.edu.cn

    海洋科学、海洋环境

    姓名:姜杰

    电话:0631-5687953

    邮箱:jiangjie@hit.edu.cn

    海洋环境、膜技术

    姓名:张瑛洁

    电话:0631-5687231

    邮箱:18686595477@126.com

    汽车工程学院

    人工智能、车联网(智能网联车辆技术)、车用动力、混合动力(动力机械节能减排

    姓名:王大方

    电话:13863009863

    邮箱:13863009863@163.com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机器人技术与应用、运动控制相关技术与应用

    姓名:邵春涛

    电话:0631-5687678

    邮箱:shaw@hitwh.edu.cn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

    (海洋探测及海洋信息领域)

    姓名:李博

    电话:18463151121

    邮箱:libo1983@hit.edu.cn

    信息与通信工程

    (信号处理方向)

    姓名:刘帅

    电话:13721929862

    邮箱:liu_shuai_boy@163.com

    数字/模拟集成电路设计

    (芯片与系统集成)

    姓名:王新胜

    电话:13176309019

    邮箱:xswang@hit.edu.cn

    海洋观测装备、新型传感器及探测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

    姓名:李剑锋

    电话:0631-5687580

    邮箱:jfli@hitwh.edu.cn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机器学习、计算机体系结构与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和服务计算技术、网络安全

    姓名:初佃辉

    电话:13706310596

    邮箱:chudh@hit.edu.cn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先进成形技术与装备、先进焊接技术与装备、先进材料设计与制备、微纳器件及封装技术

    姓名:张鹏

    电话:0631-5687089

    邮箱:hangpeng@hitwh.edu.cn

    新能源学院

    电机、电力电子、直流微网

    姓名:张筱磊

    电话:0631-5687204

    邮箱:zhang.xiaolei@hit.edu.cn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高效传热技术技术、储能技术及应用、节能与环保技术

    姓名:于秋红

    电话:0631-5687109

    邮箱:yuqh63@sina.com

    储能科学与技术、光伏与光热、风电与微电网、新能源电能质量控制

    姓名:宋蕙慧

    电话:15662362246

    邮箱:lynnsong_0748@163.com

    理学院

    代数或几何或拓扑、统计、泛函分析、高能量密度物理及应用、纳微光学及应用

    姓名:魏俊杰

    电话:0631-5686563

    邮箱:weijj@hit.edu.cn

    经济管理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应用

    (财务与审计方向)

    姓名:张培英

    电话:13863181192

    邮箱:zhangpeiying666@sina.com 

    计量经济学

    姓名:王闻

    电话:13916902969

    邮箱:wangwen_1973@qq.com

    语言文学学院

    翻译理论与实践、法语或德语二外教学

    姓名:王军平

    电话:13863064225

    邮箱:wjpning@163.com

    文艺学

    姓名:刘玮

    电话:15266986285

    邮箱:liuwei112411@126.com

    英语教学

    姓名:卜玉伟

    电话:18669348715

    邮箱:bywhit@126.com

    土木工程系

    结构工程、工程力学;

    土木工程涉海研究方向

    姓名:钱宏亮

    电话:0631-5687955

    邮箱:qianhl@hit.edu.cn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整体水平,现公开招聘思政教师若干,具体如下:

    一、岗位职责

    主要从事思想政治理论公共课、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哲学专业课等教学工作。

    二、应聘条件

    1.中国共产党党员(含预备党员);

    2.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坚定的理想信念,能够自觉遵循“四个服务”,自觉坚定“四个意识”,自觉树立“四个自信”,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辨别力;

    3.身心健康,责任心强,热爱高等教育事业,甘于奉献,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拥有主动的服务意识、学习意识和团队精神;

    4.能够讲授本、硕、博思想政治理论课等相关课程,并从事相关研究工作;

    5.普通全日制统招本科起点,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学科博士研究生学历、学位(应届、往届毕业生均可),在马克思主义学科领域发表过高水平文章或有授课经验者优先;

    6.2020年能入职工作。

    三、招聘计划

    教研组

    学科专业要求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政治学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理论经济学、政治学等

    中国近现代史

    马克思主义理论、政治学、中国史、世界史等

    思想道德修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史、教育学、法学等

    四、简历投递及面试

    应聘人员需要将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教育经历、主要学术成果、科研项目、获奖情况和申报教研组等)发送至人力资源处邮箱,邮件主题应注明“硕博招聘在线—应聘思政教师-XX教研组”。学校对应聘人员的材料进行初审,并确定参加面试试讲人员,疫情下可采取视频方式面试,具体面试时间及面试方式另行通知。

    五、联系方式

    姓名:宋森森

    电话:0631-5687501,18389160189

    邮箱:rencaiban@hitwh.edu.cn 抄送gzzjzyzp@126.com (邮件标题:硕博招聘在线—应聘思政教师-XX教研组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文化西路2

    邮编:264209